生了孩子跟爸爸姓,这个延续了千年的中华传统,眼下遇到了新问题。
随着去年“单独二孩”政策落地,身边符合生二胎政策的夫妻一下多了不少,很多将生育第二个孩子列入了家庭计划。“如果生第二个孩子,孩子得跟我姓。”在执行生育大计前,不少妈妈提出要求,也由此牵出不少家庭矛盾。

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丁雷说,他就遇到过这类咨询,甚至有夫妻双方因为一个姓氏闹僵分手的,令人惋惜。
你家的二胎,跟谁姓?
1
二胎计划因姓氏彻底搁置
这两天,黄先生夫妇为二胎生下来跟谁姓闹得有点僵。
三年前,黄先生夫妇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。本以为,家庭结构就以“幸福的铁三角”稳定下来。没想到,事情随着去年政策的改变有了变化。“单独二孩”政策出来后,作为单独家庭,他们也有了二胎指标。私下里,两人悄悄谋划,是不是再增添一名家庭成员?
“如果再生一个,孩子要跟我姓了。”黄太太提出来,她的理由很充分,孩子妈妈生外婆带,付出远比男方多。“一家一个,很公平啊,而且我是独生女,外公也蛮希望有个外孙或外孙女跟着她姓。”
黄先生刚开始满口答应,但仔细想想,又犹豫了。“如果是女儿,跟你没问题,但如果是儿子,还是得跟爸爸姓的。要不然,女儿改成跟你姓,儿子跟我姓?”
“这不是明摆着重男轻女,以后女儿长大懂事,怎么跟她解释?”馊主意被黄太太断然拒绝。二胎计划也因为对姓氏的争执彻底搁置。
2
六成支持一胎跟爹二胎跟娘
像这样的家庭矛盾咨询,丁雷也碰到过,最终双方僵持不下,关系搞得很僵,甚至还有因此分手的,很可惜。
生二胎,跟谁姓?就这个话题,记者做了个小型网络调查,近四成人支持“两个宝宝都跟爸爸姓”,超过六成人支持“第一个跟爸爸姓,第二个跟妈妈姓,不管男女”。不过,再观察身边现实,两个孩子分别跟父母姓的,要么是儿子跟爹姓,女儿跟娘姓,或者两个孩子是同性别的,儿子跟娘姓,女儿跟爹姓的情况极少见。
不管支持哪一派,网友们都有自己的理由。
“同姓派”认为——
两个孩子一个姓,马上知道是兄弟姐妹,多好。分开姓,要是将来孩子吵起架来,说“你姓某某,我姓某某,本来就不是一家人”,这不是人为制造矛盾隔阂嘛?
两边姓的,到时爷爷奶奶对跟自己姓的好一点,外公外婆也对跟自己姓的好点,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。
“异姓派”认为——
如果双方都是独生子女,或者女方是独生子女,有一个孩子跟妈妈姓,也挺合理的。目前在生养孩子这件事上,女方家庭的付出确实普遍比男方家庭多,不是有句话叫,妈妈生,外公外婆养,爷爷奶奶来欣赏。一个姓氏,虽然没啥实际意义,但对外公外婆的辛苦付出总归是种心理上的安慰。
3
最好在婚前孕前达成共识
在以前,“光荣妈妈”生再多的孩子,也全是跟着爸爸姓,二胎三胎跟谁姓,根本算不上是个问题。现在社会更讲究男女平等,在传统观念里,孩子是一种生命的延续,而跟着谁姓,就意味着延续了谁的。再加上现在独生子女多,作为女方的长辈,只有这么一个小孩,也同样有“延续香火”的希望。所以,在生二胎的情况下,要求有一个跟女方姓,也完全可以理解。
但丁雷认为,如果为了一个姓氏闹出家庭矛盾,甚至引致家庭解体,就未免太可惜了。他建议,关于孩子姓什么,最好在孕前甚至婚前就沟通好达成共识,也可以采用折中的方法来解决,比如,父姓+母姓+名字。
丁雷发现,很多为了姓氏问题发生激烈矛盾的,大多还有背后的家长在影响。这也印证了那句,恋爱是两个人的事,婚姻就变成了两个家族的事,会为孩子跟谁姓争论的家庭,多半也会为过年谁家过、孩子谁来带之类的问题争论。丁雷认为,婚姻代表的是一个独立家庭的产生,夫妻才是真正的主人,是家庭事务的决策者。碰到这种情况,应该尽力去说服自己的父母,在尊重父母的同时,也不要没有自己的主意,否则连这点问题都解决不了,今后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又如何解决?
【中华取名网】业务范畴:宝宝取名、个人改名、产品命名、公司取名、品牌设计、商标注册、国学培训等,您有相关问题可与我们联系!